最近香港理财圈有個大消息:去年幫人管的錢又多了,而且來錢的速度比以前快多了!香港證監會剛發的報告顯示,2024 年香港的資産管理總值突破 35 萬億港元,比上一年多了 13%;更厲害的是,新進來的淨資金(也就是新投進來的錢減去撤走的錢)漲了 81%,一下子多了 7050 億港元。這勢頭,連财政司司長陳茂波都信心滿滿:照這節奏,兩三年内在全球跨境理财圈當老大,有戲!
先說說這 35 萬億是啥概念。簡單講,就是香港去年幫個人、企業、機構管的所有錢加起來,到年底有 35.1 萬億港元(約合 4.53 萬億美元)。其中,專門幫有錢人打理的私人銀行和财富管理業務,規模漲得更快,一年多了 15%,達到 10.4 萬億港元。
普通人能買到的那些證監會認可的基金也很給力。2024 年底,這些基金的總淨值漲了 22%,到 1.64 萬億港元;今年前 5 個月更猛,又漲了 21%,沖到 1.99 萬億港元。新投進這些基金的錢也不少,去年進了 1630 億港元,今年頭 5 個月就進了 2370 億港元 —— 看來大家買基金的熱情還在升溫。
香港的理财本事,不光體現在 “管得多”,還體現在 “玩得廣”。數據顯示,香港管的錢裏,59% 都投到了内地和香港之外的市場。這幾年大家也不盯着股票猛買了,債券、貨币基金這些 “非股票” 資産的占比,5 年裏漲了 13 個百分點,到了 59%。說白了,就是理财師們越來越會 “分散風險”,不把雞蛋放一個籃子裏。
這事兒還得到了國際機構的認可。波士頓咨詢公司(BCG)最近說,2024 年香港和瑞士并列全球最大的跨境理财中心,其中香港的跨境财富總值一年漲了 9.6%,增加 2310 億美元,這速度在全球都是頭一份。
爲啥這麽多錢願意來香港?陳茂波總結了幾個原因:首先,香港資金、人、貨、信息都能自由流動,貨币說換就換;其次,法律體繫跟國際接軌,股市和新股市也熱鬧;加上現在全球局勢複雜,大家更想 “雞蛋分開放”,香港自然成了好選擇。
他還提到,現在跟歐美、東南亞的金融大佬聊天,人家都挺看好香港和内地市場,正到處找投資機會。“他們覺得香港金融體繫穩,未來能漲的空間大,投這兒放心。”
特區政府也沒閑着,一邊深化跟内地市場的互聯互通(比如港股通、債券通這些),一邊支持債券、貨币還有數字資産市場發展,給投資者更多選擇。陳茂波說,有國家撐腰,加上政府和行業一起努力,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還能再上一個台階。
行業内的人也很看好。香港證監會負責投資産品的蔡鳳儀說,靠着資金流入、金融創新和越來越多的專業人才,香港作爲理财樞紐的影響力越來越大。他們接下來會重點拓展債券和貨币市場,讓香港不光能管錢,還能成爲全球領先的離岸人民币中心。
香港投資基金公會(HKIFA)也補了一句:不管是資産管理、基金顧問,還是私人銀行,各個細分領域都在漲,不是某一塊獨大,而是全面開花。這說明行業增長很健康,不是虛火。
總的來說,香港去年管錢的盤子越來越大,來錢的速度也越來越快,不管是本土業務還是跨境玩法,都透着一股 “全面向好” 的勁兒。照這勢頭,陳茂波說的 “全球第一跨境理财樞紐”,可能真不遠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