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可能沒聽過 “商業數據通(CDI)” 這東西,但對做生意的中小企業來說,它可是個好幫手。這個平台從 2022 年 10 月推出到現在,已經幫不少企業解決了貸款難的問題。最近金管局在一個數據峰會上說,這平台未來還要對接更多數據,比如海關的 “一站通”,讓借錢、做貿易融資更順。
先說說這平台到底幹了啥。截至今年 6 月底,CDI 已經幫 6.1 萬多家企業搞定了貸款申請和審批,批下來的錢超過 501 億元。現在有 26 家銀行和 17 家數據提供方都在用它。簡單說,就是企業想借錢,銀行能通過這個平台快速拿到靠譜的數據,不用像以前那樣來回補材料,審批速度快多了。
金管局的副總裁李達志在峰會上提到,以前香港的數據太分散了,銀行想查企業的信用、資産這些信息,得跑好幾個地方,特别麻煩。但 CDI 就像個 “數據中轉站”,把零散的數據整合起來。他說現在 CDI 已經對接了公司注冊處、土地注冊處,接下來還想連到 “海關一站通”,以後不管是數據提供方還是用數據的人,一點就能拿到需要的信息,方便得很。
最讓人關注的是,CDI 還在優化貿易融資。比如它有個叫 CargoX 的項目,專門用貨運物流的數據來核實貿易的真假。現在有 6 家銀行在試點,像中銀香港、彙豐、渣打這些都在裏面。它們通過港口的繫統查貨運追蹤數據,一下子就把中小企業貿易融資的流程縮短了。運輸及物流局的人說,這個平台明年 1 月就能全面用起來,到時候企業借錢會更方便。
香港機場也加入了進來。機場的貨運數據平台不僅能簡化流程,還能幫銀行做貿易融資的保險安排。通過分享空運數據,企業融資更快,風險管理也更到位,連 paperwork 都能省了,慢慢實現無紙化。以後,金管局還打算把企業在香港和内地的報關信息、運輸記錄都加到審核裏,讓貿易融資更靠譜。
跨境合作這塊也有好消息。今年 4 月,CDI 和 “深港跨境數據驗證平台” 連上了,幫 10 多家銀行和征信機構查企業的征信、稅務報告,已經促成了 10 多億元的小微企業貸款。也就是說,深圳的企業想在香港借錢,或者香港企業想在内地融資,數據驗證不用再跑斷腿,線上就能搞定。
未來的計劃還有不少。比如 2026 年,香港的 “貿易單一窗口” 第三階段服務上線後,CDI 會和它對接,企業可以授權銀行查自己的進出口報關單,貸款審批會更快。還有,2026 年底會推出 “數碼企業身份” 平台,到時候企業在 CDI 上簽文件不用再打印蓋章,電子簽名就行,能省不少事。
總的來說,這個商業數據通就像給中小企業和銀行搭了座橋,數據流通快了,借錢也容易了。不管是本地貿易還是跨境生意,以後都會越來越方便。金管局說,還想把這個平台連到更多地方的數據源,讓香港的商貿環境越來越靈活。對做生意的人來說,這确實是個實實在在的好消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