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强制推行 ESG 披露新规,审计要求全面升级

2025.07.30


一、政策框架与实施节点

  1. 披露范围
    • 主板上市公司:自 2025 年 1 月 1 日起按《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》(ISSB 准则)披露气候相关信息;
    • 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成分股:需在 2026 年 1 月前实现强制披露。
  2. 核心内容
    • 管治:董事会需明确气候风险管理职责;
    • 策略:设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(如 2030 年碳中和);
    • 指标:披露范围 1-3 的碳排放数据(范围 3 包括供应链排放)。

二、企业现状与挑战

  1. 数据基础薄弱:普华永道调研显示,2023 财年香港上市公司 ESG 报告中气候风险管理披露率仅为 77%,31% 的企业未披露范围 3 排放数据。某制造业企业因缺乏供应链碳排放数据,被迫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,额外支出 15 万港币。
  2. 审计成本上升:AI 审计系统可自动识别税务风险点,但专业机构鉴证费用上涨 30%,例如某上市公司 ESG 报告鉴证费从 8 万港币增至 10.4 万港币。
  3. 融资影响:汇丰、渣打等银行已将 ESG 评级纳入贷款审批标准,某科技公司因 ESG 评分不足,贷款利率较同行高 0.5%。

三、应对策略与工具

  1. 数据管理体系
    • 采用「碳足迹管理软件」(如 SaaS 平台 Enablon),实时追踪能源消耗、物流排放等数据;
    • 与供应商签订 ESG 协议,要求其提供碳排放数据,否则终止合作。
  2. 第三方支持
    • 聘请 ESG 顾问(如普华永道)制定披露策略,费用约 5-10 万港币;
    • 加入「香港绿色金融协会」,获取行业基准数据及政策解读。
  3. 融资优化:发行绿色债券可享受利率优惠,2024 年香港绿色债券平均利率较普通债券低 0.3%,某新能源企业因此节省利息支出 200 万港币。

四、未来趋势与专家观点

香港财库局计划 2028 年将 ISSB 准则纳入本地法规,要求所有大型公众责任实体强制披露 ESG 信息。李民斌建议企业:「将 ESG 融入商业模式,例如通过绿色供应链降低成本,同时提升品牌价值。」

部分信息来源于 中国新闻网  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


服务咨询

请务必填写真实的个人信息,便于我们更快的与您联系

0 / 500